滁州学院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8-10-29浏览次数:203

10月25日至26日,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及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产教融合与“双元制”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

  

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锦,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钱桂仑,德国下萨克森州教科文部部长特别代表史蒂芬·文策克到会致辞。中国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宋毅,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刘京辉,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中国区代表薄涵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局长潘亚群,德方15所大学代表、15个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中方137个高校等单位共计约500人参加了开幕式。

   钱桂仑在开幕式上表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安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这对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促进高校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好适应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既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也要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完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中德双方高等教育交流以及安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

郑朝贵在分论坛上作了《深化产学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创新以“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综合改革、实施以校企合作为路径的平台基地建设、深化以“双能”素质提升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校在产学协同育人上的创新举措和主要成效。郑朝贵还分享了我校地信、信息和食品等二级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做法,同时从“校企共建双赢是前提、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品质是重点、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活化内部机制是保证”等方面谈了认识体会。报告受到德方代表和与会人员的热烈好评,纷纷表达了与我校开展深入交流合作的愿望。

据悉,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始于2008年,已召开10届,累计参会嘉宾2387人,参会单位579个,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成为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

  


终审人:外事办